软弱地基的种类及常见的处理方法 软弱地基的种类很多,按成因一般可分为人工填士类地基:海相、河流相和湖相沉积而成的含淤质粘士类地基:各种山的冲积、洪积相所形成的夹卵石、漂石的粘土类地基。复杂的成因造成了它们在物理力学性能上的复杂性,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承载力低、压缩性高。目前对厚度较大的软弱地基一般采用各类钢筋混凝士桩进行处理,对含水量和孔陳比较大的软弱地基一般采用砂桩、石灰桩,化学灌浆或堆载预压等方法处理。各种处理方法都有较强的针对性,处理方法选择O1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设计是否安全和节约。在实际工程中,松木桩处理软弱地基的问题较少提及,笔者认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采用短木桩处理某些软弱地基不仅施工较为便捷,而且费用也较为经济合理。
污水处理终端池底淤泥中打松木桩的间距是多少? “松木桩一般呈梅花状或正方形排列,桩间距不宜小于桩径的3倍,一般为500~700 mm”;如图所示的松木桩梅花布置平面图中的间距是多少,是同一排间距50 当持力层为流塑状淤泥土层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松木桩进行地基加固处理:在筏基外扩1米范围内层梅花形布置稍径为100mm,间距为400cm的松木桩,桩长为4.0——7.0m,(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自垫层底向上打,施工完毕后,在桩顶面铺设200mm厚片石灌石子,加以夯实,然后再做基础. 行地基加固处理:在筏基外扩1米范围内层梅花形布壹康谷0mm厚片石灌石子,加以夯实,然后再做基础.属于地基处理的范畴,松木桩的间距与你所要求的承载力有关,应该可以参照地基处理规范CFG桩复合地基的计算方法考虑
松木桩的制作 1、桩径按设计要求严格控制,且外形直顺光圆; 2、小端削成750px长的尖头,利于打人持力层; 3、待准备好总桩数80 % 以上的桩时,调入挖掘机进行打桩施工,避免挖掘机待桩窝工; 4、将备好的桩按不同尺寸及其使用区域分别就位,为打桩做好准备; 5、严禁使用沙杆等其他木材代替松木。 打试桩,确定桩长。 因堤岸较长,沿堤岸方向每约50m打一根试桩,所以选试桩25根,以大概确定桩长。地质报告显示淤泥深度为1.2m—3.2m,为确保试桩成功,并考虑该类型桩的特殊性,配桩长度比同位臵桩的有效长度大0.5米。 打桩前,桩顶须先截锯平整,其桩身需加以保护,不得有影响功能之碰撞伤痕,桩头部位宜采用铁丝扎紧。